images    


那天陪一個特殊兒童的媽媽

有一段對話讓我一直耿耿於懷
我當場也把心裡不同的聲音直接回應給那個媽媽
而這篇文章,也在獲得媽媽同意後
把我們對話的內容,大致的寫下來
想跟大家分享,不過,有點嚴肅,請擔待!

那天媽媽分享著
她如何一次一次帶著自閉的孩子去餐廳、戶外
練習著不同的人際互動
也想培養孩子越來越能在社會生存的能力
每當聽這些家長分享細節時
我的心,總是很深的不捨,很多很多的佩服
那過程中要經歷的辛苦與內在的掙扎
常常是我們法體會的
整個談話過程中,我多是聆聽,偶爾同理
不然就是充滿不捨的讚嘆
一直到,她分享了孩子在買冰棒的一個事件
我當場整個人難受

她說
孩子想買冰棒,在冰櫃旁,站了一位阿姨
孩子看到旁邊的阿姨在他眼前
把櫃裡僅剩二枝他最愛口味的冰棒拿走了
(其實在底下還有,但被其他冰棒覆蓋,不翻動看不出來)
孩子心一急,就用力的抓住阿姨手中的其中一枝
嚷著:「給我一個!給我!給我!」
這動作引起所有人的尷尬與不知如何反應
媽媽就有點無力收拾這尷尬的局面
說實話
一開始,我當然是同理媽媽的感覺

覺得對對方不好意思,對孩子也會有些無奈
這些感受,我真的懂

然而
我突然間閃過那天我去吃牛排看到的一個畫面
那是一個約莫小二的男生
他拿著長長的湯杓,費力要幫自己舀一碗玉米濃湯
旁邊的一個大人,看著這身材較小的孩子很費力
便主動地問他:要不要幫忙!
孩子搖搖頭,說:不用了,我想要自己舀
然後,繼續努力的舀滿自己的那個碗
而那個大人,則安靜有耐心的,等著這個孩子完成
整個過程不到三分鐘
我覺得那美好卻好長久….

在我想到這個畫面的同時
我忍不住地想
若是這個站在冰櫃旁的阿姨
可以多一點點貼心
例如,先放下自己的需求,隨口問一下
「小朋友,你要吃什麼冰,要不要阿姨幫你拿?」
會不會,這事件,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結果?

會不會阿姨就不用經歷手上冰棒被搶的驚嚇
孩子不用焦急的想拿到自己愛吃的最後一根冰棒(他以為)
媽媽也不用尷尬地事後道歉

我把這個想法跟媽媽分享時
我看到,媽媽第一時間是感動的
然而,下一秒,她則立即回歸現實地說:
「啊我們的社會就不會這樣想啊~」
這句話背後的無奈,正是讓我想要寫這篇文章的原因了!

一直以來,所有特殊兒童的家長

一直努力地想要讓孩子適應這個社會
而我們,也習以為常地,要他們來適應我們
但是,這兩個極端的例子
卻讓我看到
原來
我們藉由一些舉動
可以讓這些特殊孩子不要適應地那麼辛苦
一點點貼心,卻會讓孩子,經歷完全不同的情緒

也許,很多人會說
這想法太美好了!不切實際,誰有空/敢去管那麼多啊?!
但,我還是想說
所有的美好,就在舉手投足間
我們能不能
讓孩子的“給我一個!給我給我!”的強力拉扯
轉變成“阿姨謝謝!”
關鍵不在孩子
而在你我~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lairehsiao28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