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近日不管到哪,總會不小心聽到人談到“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這本書,我想,這書名應是搭著”大仁哥“偶像劇裡,要有“怦然”的強烈感受,才是值得選擇的戀愛;而書名也巧妙的呼應了書中所講,要有感覺的東西,才適合留下來!其他的,就丟了吧!
朋友剛好有一本書,我花了一個晚上看完,說實話,我,對這本書,一點都沒有“怦然”的感覺,相反的,我個人覺得,有許多教人收納的書,反而更讓我喜歡。
也許是平常我就愛看收納方法書,也會隨手整理我的家,裡面的許多魔法,對我而言,早已是慣有的收納思維,並沒有特別突出;而其中,我個人覺得最受用的,是作者分享“不要囤積錢幣”與“摺衣服”的魔法,應用了它們,確實讓我的零錢都花掉了,也讓衣櫃輕盈了不少~
然而,我卻對於紀念品的整理,有著與作者不同的看法!”無法丟東西的原因其實只有兩個,那就是對過去的執著與對未來的不安”這是作者對於丟東西的基本立場,她鼓勵要收拾房間的人,仔細面對每一個物品,去感覺是否依然有“怦然”,若沒有,就丟了吧!雖然她的步驟是從衣服開始,慢慢去釐清自己到底要什麼,然後最後才處理紀念品,但是,我卻無法認同這個作法!原因很簡單,人是情緒性的動物,也是回憶性的動物;此刻沒有感覺,並不代表三年後不會想念,此刻覺得礙眼,並不代表十年後不會渴望相見!我理解這本書幫助了原本不愛整理的人一個遵循的整理方向,也讓很多人找到方法與過去做了切割;然而,身為心理人,我卻無法接受這種斷然的處置。
我依然享受著偶爾不小心翻到以前的某張照片,會有一種驚奇的喜悅!“喔,原來那時我是這樣的啊”也或者,突然看到我的收納盒一個小禮物,突然記起送我的那個人的臉,而心理產生的一份溫暖;這些東西,對我而言,都是構築我之所以為我的重要元素,我真的捨不得,用短短幾次的“怦然”感覺,來切割捨棄曾經。
我明白有些人因為平日無法切割所需要的鼓勵,但我也擔心會不會有一天,真的找不到那個突然想起覺得很重要的東西,心裡那股“扼然”的感受?!我明白這是一種人生態度的選擇,但對我而言,整理的魔法,一直都不是“怦然”,而是怎麼讓你舒服的活在那個空間-我有朋友家裡永遠一麈不染,也有朋友亂七八糟,但他們,都在空間裡自由開心的享受著-對我而言,那魔法,不是外顯的整理行為,而是內在裡對自己的接納與喜歡,然後,愛自己的選擇。
我的家,有時亂亂的,有時很整齊,有的東西很多,有的東西完全沒有,然而,我很喜歡我家~
全站熱搜